最近,我跟格友  bai   開玩笑,要頒給她一個最佳搞笑三八教授,後來也跟她聊起


一些情緒處理的話題,我們都是學工程的,所以很快就產生交集和結論,每個人管理情緒壓力


方法不同,年輕時,我喜歡透過看電影轉移煩燥的情緒,大學時期 ,朋友還一度嘲笑,找不到我時,


只要跑到戲院一定找到我,還建議我辦月票,這樣比較划算,所以我對大學的印象 很大部份


是單獨泡在暗暗的戲院裡沉浸在劇情,當我走出戲院,我就覺的換了一個新的角度面對問題


不過,發現自己嚴重上癮 無法面對真實生活多年後,我漸漸戒掉了後來,連電視都不看了


 


最近,我喜歡一個很受歡迎的影集



實習醫生 格蕾 - Greys Anatomy


故事是一群剛從醫學院畢業的醫生,到西雅圖一家有名的醫院實習


他們碰到各式各樣的病人和症狀每個實習醫生和正牌醫生有各自性格和行為模式 ,


產生不少愛恨糾葛


 


我看影集是持續保持英文能力,尤其當中牽涉不少艱深的醫學名詞


和概念、另外,一開始我就注意到女主角梅莉迪斯˙格蕾,跟我有一


個很類似的習慣,只要一迷惑,就會恍神,然後開始 murmuring、


對她產生很親切的熟識感


 


因我在焦慮時,也會不自覺在恍神中自言自語,而且用英文不斷


與自己對話,當我回神來時,會緊張的看一下週遭,是否被別人看


?? 以為我是神經病


 


當然,我就習慣在自己開車時,才全然放鬆自己發神經了



 



   這是我處理焦慮的模式, 透過找到可以產生邏輯的語言


   與自己對談


 


每個人都有不同面臨壓力的方式,有些人只要找朋友倒倒垃圾心


情就好多了,運動也是很好的疏解方式最不好的方式,就是


把怒氣轉移到自己家人的身上,我認為這是很低等的情緒


管理能力,一定要 raise above


 


尤其小孩承受父母因無能管理壓力而產生的情緒傷害 ,


 


內在容易住一個終身受傷的小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