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提到日本歷史中,有位武士的母親在孩子小時,故意用冷淡和嚴苛的態度


對待他,背後的含意,希望武士以後可以不顧念兒女私情,在戰場上奮勇殺敵,


這種想法在身份是世襲的時代似乎有理,因為孩子註定是武士,勇敢不膽怯才能保命


 大學時代我有一好友,她父親在她小時後故意讓她唸台北名流後代才唸的學校,


可是每次繳學費時,又故意讓她經歷繳不出的羞辱,


為的是教育她錢很難賺的道理,這種經過人工加味的親子教育,


其實是大人對孩子掌控慾的延伸,想想看,小孩子很多事似懂非懂,他那能體會父母用心良苦?


        像我的朋友她在有錢人的學校,常常被老師催討學費,父親跟她喊窮,她能培養出


甚麼人生觀? 除了痛苦不解外,她如何面對與父親的關係?


這種沒必要加在孩子身上的迷惑,必造成孩子日後痛苦的來源,


因為任何孩子都必須從父母身上獲得安全感和肯定,那是他從中獲得最大的安定力量,


他從父母眼中覺得自己是值的被愛的,他便珍惜自己的生命,


不會用比更次等的價值—(物質)來滿足自己,


有很多成年人上癮(毒癮,酒癮,工作癮…)無法自拔,


通常是在小時從父母領略錯誤及扭曲的價值觀,


因而看不到自己本身的價值


    我要提醒父母,孩子的生命不是我們夢想的體現,我們必須毫不保留的讓他們知道


我們非常愛他(出於口頭或文字,anyway、let them know),


我們的愛是who they are?  而不是 what they are?


不論日後他們人生成了甚麼?(父母在旁引導啟發,但不操縱),


我們要孩子知道在我們的眼中


他們是無價之寶』,超過世上一切美物


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是他生命重要的 '解藥',試試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