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在報上看到一篇報導,提到 許文龍 先生將奇美藝術人才獎改為
藝術獎,許先生自製』女囚』雕塑獎座,一是凸顯臺灣男女仍不平等,
男人酒家喝酒,妻子卻要養家,二是創作具像藝術的人越來越少,坊間
無數』奇奇怪怪的作品』,好在那裡看不出來,卻靠炒作高價賣出,反
而有真工夫的畫家難以生存
由奇美博物館收藏的畫作,不難看出 許 先生特定的美學,而目前畫
廊充斥較現代感的抽像作品見仁見智,大陸畫界四大金鋼的作品已
被高價炒作到連畫家都不認同作品有如此價值,我看過一些真品,實
在不知道其作品好在那裡? 不過大陸熱錢真多,畫的炒作有時也是
洗錢的方式,很難判定其藝術價值
其實創作具像和抽像屬不同的層次,具象技巧好的人,可能在創新及
突破自我風格上,沒有辦法掌握抽像畫的意境,而抽像畫就像音樂一
樣,不能具體描繪甚麼,但可引發出欣賞者內在的共鳴,這種共鳴有時
超越言語,這張』綠的組曲』,我試著利用不同的綠線條,想表現向上
延伸,為什麼要這樣? 我想當時純粹就是玩弄色彩與線條
我們的視覺養成可以透過大量欣賞藝術品而提升,如果看慣了真品,
家裡就不想掛複製品,因為油畫真品的筆觸形成作品的厚度,複製品
很難呈現,而作品的價值該如何評定?我想好的油畫作品對畫家本身
也有很大的意義,除非缺錢用需賣掉,
否則可能無法再畫出相同的作品,,而買畫的人針對藝術風格及色調
的偏好來購畫, 看久了,美感也可培養,至於以後值不值錢,就不重要
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