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有一篇文章"這碗飯,走味了",描述傳統的金飯碗已失去光環......


我有個朋友在大學教微積分,她說低分錄取進來一大堆大學生,以往只要把國高中數學復習一下,再進入微


積分教學,現在可能從小學的四則運算重新教起,其實在大學現場有不少付上大筆學費及生活費的年輕人,


由於基礎教育沒學好,基本的語文及數學運算能力有問題,在大學的課程無法進入狀況,只能無所事事,等


畢業拿文憑,我常看到這現象,不免替年輕人的父母擔憂,因為家長付出一生心血,盼的孩子能進入高等教育,


擠進知識份子就業圈,沒想到人一生學習的黃金時期,竟浪費在吃喝玩樂,一畢業便要償還四年的助學貸款,


而大學老師一身武功,如果教的是國中小程度的學生,我懷疑這份工作有何專業性?


雖說"'政策害人",但當家長是否意識到時代的大變遷? 以往書唸好保證日子不缺乏已成時代的神話, 可是


當 基測及學測成績一公佈,就有家庭好像快崩潰,我們不顧孩子的特質,硬要他們攅牛角尖,用金錢及時間成


就他們的學習,等到他們拿到學位找不到工作,再罵他們沒出息,像米蟲趕不出去.........


這種故事會越來越多,其實我為孩子未來也憂心忡忡,不過我所能作的就是教孩子  'street smart"----


'人若要活下來,就要甚麼都能作",我們家小孩喜歡吃沒味道的白飯,愛穿舒適的舊衣,一堆漂亮衣服等著送


人,帶他們出門會覺得不體面,不過久了,我學會尊重他們的特質,事後想想,他們對生活若只有最低要求,還


怕日後活不下去嘛?


這碗飯,走味了 ...

   
這個世界變得太快,每個變化都牽動著我們手上捧的飯碗。老師、醫生、記者、電子新貴、銀行行員、土木工程師、國會助理, 這些過去人人稱羨、足以安身立命的好工作,為何竟成了苦差?

   
曾月入百萬元的婦產科醫生如今月入 6萬元;科技新貴想轉業去賣香雞排;老師得擔心被家長威脅恐嚇;銀行行員流落街頭推銷現金卡;記者成了人人喊打的狗仔;土木工程師得昧著職業道德幫政策背書;政治幕僚成天聽選民訐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