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公務人員家庭,不過五年級生多少都經歷物質短缺,環境克難的時代,不過因我舅舅们早期經商成


功,都過著富裕生活,因此我不知道他們是特例,看見表哥表姐的生活優渥,相較之下,我都以為自己是窮苦


人家出身,直到出社會後,接觸更廣的族群,開始改變觀念,甚至有一次出差到日本時,看見堂姐在日本已經


很有錢,又不斷想賺風險很高的錢,便反駁她為何如此愛錢?她辨解我们家不曾愁過吃穿,怎能體會她们從


小三餐不繼的生活,這段對話讓我頓悟,內在潛藏的自卑開始瓦解,原來貧與富是相對的,我童年常在舅舅


家,看見他们的生活,以為自己的家很窮,卻不知很多人過著更不堪的生活


我的母親沒有讓我們了解這部份,以至於我有哥哥經歷這落差,便沉迷於金錢遊戲,他用盡手段想擁有財富


造成人格掃地,而後失意酗酒,短短結束了生命, 其實舅舅们晚年悽苦,因為商場如戰場,稍有閃失,財運流走


如水,又因忙著賺錢,沒有教育好小孩,所以表親们境遇也淒涼


我經驗富不過三代的道理後,相當重視小孩的金錢觀,因我在教會所受對金錢的教導趨保守,總認為金錢是


萬惡之源,富人進天堂如同駱駝穿針眼,不敢對賺錢有野心,不過在教會圈久了,看了又聽了一堆傳道人及牧


者表面道貌案然,私下極貪婪,也不怕得罪神,我開始比較平衡我的金錢觀,我認為錢是有用的工具,如果用在


美善的事上,可發揮很大的效用,但若用來取代親情,愛情及友誼,金錢便是萬惡之源,因為會迷惑人,分不清


真假,例如,忙碌的父母拼命買禮物送孩子,強調媽媽很愛你,送你很多東西,卻不花心思了解孩子,這小孩對


愛的感覺會變成物質化,他也學會送東西建立感情,無法內化成為情感成熟的人,他的一生用物質建立人際


關係,必使他活埋在金錢遊戲,因他沒能力得到真正的愛


我在交友上很小心,我不因利益選擇朋友,也小心接近我的人是否出於誠心,長久交往後,知道彼此有相似


的價值觀後,我便投入情感,儘我所能真誠對待,君子之交淡如水,用人格交朋友,必可長長久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