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南市文化中心假日廣場,受臺灣省會計師公會委託,舉辦的 "府程國際日",


推動國際化世代的來臨,圖片中邀請美籍講員Bill 分享文化衝擊的經驗


 


英文在家教育經驗談(如何訓練小孩英文閱讀)


        談到英文的背景,我可能與大部分的「五年級」生不一樣,記得那時台灣的生活環境尚求溫飽,還沒掀起學英文的熱潮,不像現在的台灣社會,學英文已是全民共識,大有趨之若鶩之勢。我很幸運小時候在教會遇見一對由美來台的傳教士夫婦,並成為他們的乾女兒。


      乾爹畢業於哈佛醫學院,曾經在抗日期間擔任蔣公的英語翻譯(他亦熟諳中文),我只是個鄉下孩子,不懂社會的階級結構,卻與他們建立了如親子般的情誼。我不知道別人是如何學英文,但我好像在高中畢業後,就熟悉美式的生活語法,並且可藉此確切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爾後,大學唸電腦工程,接觸的書及資料都是原文。畢業後,在外商工作,英文是當然的工具,不過大都是屬技術性檔案,口語英文反而用的少。只有接見外國客戶時,才派上用場。


     所以,我覺得英文的應用層面很廣,除了單純的「我想學英文」外,還需知道如何靈活的在各種環境與場合中應用它。


      現今父母為了孩子的英文教育,也常陷入極度的恐慌。不是急著打聽那家補習班好,就是一天補不夠,再補二天、三天,天天送的大有人在,有錢的,從小就找雙語幼稚園-----。我在學校接觸了幾百個孩子,對他們學英文實況多所瞭解,很驚訝學了多年英文的孩子,竟然連國外幼兒童書都看不懂。在此,我願意將自己近幾年的觀察所得,提供給大家參考,當中可能有個人主觀的見解,就請當是「另類觀點」吧!


    我有三個小孩,老大已進入台南女中,之前在聖功英文實驗班就讀。當她還在幼稚園時,我覺得台灣的語言資源不夠豐富,於是便帶著她和妹妹到國外尋找英文的資源,卻備覺勞累,我只好下定決心用自己的方法專心教導,剛開始不得要領,基礎並未打得很好。


老二差六歲,我已累積了較多經驗來教導她,在她國小一年級,已閱讀近千本英文繪本,再嘗試閱讀英文小說,二十多本美國非常流行的Magic tree house也幾乎讀完了。我將我的教學法,試著應用在學校的學生,成績也不錯,義務指導的英文劇團,已連續兩年獲台南縣一、二名。


我不得不提到這些,並不是彰顯自己或謀取利益,只希望我的意見有一點點的印證。


首先,我建議家長陪孩子重新成長,如果你以前沒學好,也許是當時的時空背景所致。如現行的「自然發音法」,比以前的「KK、萬國音標」有趣得多,陪小孩再學一次,不但可去除對舊式英文學習的依賴與障礙,還可以瞭解孩子也有學習的挫折、困境,互相砥礪,增進親子關係。


另外,我非常強調從小建立英文閱讀的習慣,也許有些人會不贊同,但據我觀察,台灣的孩子在國中以後,因為課業壓力,變得沒時間進昇英文課外閱讀,非常可惜。


        其實,如果孩子已熟悉自然發音法,再多一點簡單韻文的練習,兩、三年後應該可閱讀兒童英文庸俗小說,同時,如果父母沒有相對提昇自己的英文程度或請教老師適時為孩子挑選適合的讀物,豐富他瞭解英文文化的內涵,那麼,孩子將只停留在單字的背誦,文法的演練-----,加上考試的壓力,很快地,兩、三年後,孩子的熱情、信心消失,提早的英文教育反而帶來反效果,這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


每當我看見有些學生學英文越來越沒信心,心裡很難過。這三年來,我從美國大量訂購有趣的繪本及軟體,所費不貲,就是希望孩子們在接觸它們後,能提高學習的興趣。


一般的英文讀本,有幾項範圍,有的涉及親子話題,親子共讀可以增進情誼。有的改編自英文童謠,語法活潑,唸來順口,增進孩子的英語感。有的故事題材相當有趣,天馬行空,極具想像力。另外,西方國家色彩概念極佳,故事的插圖用色對孩子藝術美學有幫助。


替孩子挑書的原則很簡單,就是針對孩子的字彙能力及興趣,投其所好,千萬不要拿太難程度的書,讓孩子失去信心,孩子認同的主題人物也很有幫助,目前在美國很受歡迎的大紅狗Clifford. Froggy、Franklin、Authur一系列的書,在我引進介紹給家長後,也頗獲好評。另外,男孩子比較喜歡科學類的英文書,可惜在台灣由於母親本身少接觸,在挑選上會比較困難。我自己很喜歡收藏這類書,因為西方人在編輯這方面書籍時,有很好的專業能力及創意。由於篇幅關係,我不能再詳盡介紹,不過,我可以明確的說,不是孩子看不懂英文書,是他們尚未找到入門的路。


雖然訓練孩子閱讀英文的原則很簡單,但是幾乎無幾人能成功,最大的原因,陪讀的父母缺乏堅持度及耐心,在初期效果不彰時,就把孩子的教育又推到外界,


如果我們真的看重孩子教育,有時在孩子成長過程


我們就得適度犧牲自己的興趣,全心陪著孩子成長,


我曾經是個電視上癮者,在我看到老大小時會步上我的後塵時、就斷然的切掉電視線,讓全家沒有電視污染的環境,只有滿屋子的書,從此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並且學會多樣 需技巧性,難度高的樂器,


孩子任何學習都需要父母參與,英文閱讀就是積沙成塔的步驟,


耐力及堅持度,再加上巧妙的引導


「學習英文」只是讓我們在國際間有個溝通的橋樑,利於瞭解各國文化的差異及學習,但我們更應該珍惜本國文化的特質與價值,是別的國家所無法取代的。英文只是工具,我們應該敞開心胸,接納異國文化真、善、美的部分,透過學習,提昇我們文化的水平。如果一昧盲從貶損,及過度高唱英文教學,都不甚恰當。我自己呢?只希望我們全家都是國際人,好好透過「英文」對這奇妙的世界進行心靈的探索。


 


修正文章/採自 2004年第五期__天使之音---母親節特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