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大致完成這幅高難度的創作,因為題材新穎,我構思一段時間在構圖上,這幅畫的靈感來自在高速公路休息站時,看到一群小孩在噴水池戲水的歡樂景象,因為我不喜歡畫冷冰冰的水泥建築,所以我將這幅景象想像在大自然的沐浴中,畫這幅畫的過程中,曾因困難使我寫下


 


·    新的10號作品 共存 / 理性思考面對迷惑


 


 



 


 


 


這幅油畫的天空,陳老師建議我改成火紅色,與藍綠的冷色調水面


形成對比的張力,更能襯托夏天的炎熱,這種畫面處理,就是油畫作品


的藝術性,陳老師在創作的專業上,常給我很好的建議


 



 


油畫創作由無到有,要足夠的創作張力才能產生,要累積足夠的技巧才能隨心所欲,創作和賞畫者要信任自己的感覺,喜歡的作品帶出內在感受的共鳴


 


我常對在奇美博物館當志工七八年的經歷感恩,因為我的視野及對


美的領悟及感受被打開了,從踏進博物館第一次起、我感覺眼睛對


美的領悟力越來越敏銳,也花了好幾年深入瞭解西方藝術史,


所以我一走入創作時,多年來鑑賞畫風風格的功力,


讓我馬上掌握創作的力道


創作雖然孤單,但抱著無牽掛的態度來創作時


卻是心之所欲,像乘著心的翅膀、往外飛翔


 


畫的好壞,在欣賞者眼中 屬主觀性,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我走向圖像創作而非文字符號、 便是希望個人的內涵


氣度及見解能集中融合於一個圖像 ,


 


使人在剎那間,便抓住那份感動


 


所以構思油畫圖面時便是體現自己內在世界了


 


金黃色的稻草堆(20)/ 舊時代的流逝


 


分類:畫作感想


2007/06/08 07:40



 


我創作這幅20號的稻草堆 ,為了紀念印象派的實驗精神,莫內為了補捉光影對作品的影響,曾經在不同時刻,不同的季節對一堆稻草堆作了一系列的寫生,當時的創意成為今天價值不菲的曠世作品,雖然印象派大師目前的作品價值極高,即使有錢也買不到,但看過原作後,也能明瞭為何1865年巴黎藝術界對他們極低的評價,因為當時法國沙龍入選之作大都是學院派,講求嚴謹的構圖,色彩,高超的技法(目前奇美博物館收藏一些當時學院派作品),而印象派為強調光影對畫的影響,將很多筆觸及技巧鬆綁,呈現迷濛的視覺,所以外界稱呼其"印象派"便是對他們作品不精確的嘲諷,不過當時的"放牛班"連展場都找不到,今日他們的作品卻成為跨時代的先鋒,較貼近現代人的情感


我有七,八年的時間在奇美博物館當志工,也花不少時間研讀西方藝術史,當我初接觸學院派作品時,為作品構圖,筆觸,用色之純熟讚嘆不已,那是油畫技巧的極致,而後至國外博物館也看了更多派別作品,有一段期間我不想再看這種由神奇工匠堆砌的極品,連書上的複製印刷畫我都不想看、我總算體會印象派對當時藝術界的啟發,那種對舊規格的打破,帶來新視野和活力,從此藝術界走向百花齊放,藝術家勇於執行各式各樣的藝術嘗試,而現代藝術影響力也漸從巴黎移至紐約 ,我想幾位印象派大師生前不知他們搞怪的演出,他們的熱情預知未來世界的新秩序,輕鬆又脫軌,屬於舊時代的權威漸失去影響力,人們不想活在無形的約束力裡,就像我不想再看學院派作品散發出對精確的要求,我渴望作品能更多表達個人情感經驗及思想創意,印象派在一百多年前就預知了我的需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