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見一流中學因制服問題引發校方與學生之間意見的爭議、


這場戲碼對我很熟悉,因為我到了20幾歲還面臨類似問題,


沒想到台灣現在傳統禮儀觀念仍限制一群不算小的孩子,


難道我們不能信任他們可以打理自己?   何況是一群頂尖的學子


這讓我想起曾在部落格上 寫的一篇文章,裡面提到 在年輕時,我因堅持獨立思考的重要


抗拒威權透過類似制服等制度、其實制服本身是中性,端看管理者用什麼心態執行?


文章如下:


好書推薦--我的資優班 / 青澀的年輕歲月



分類:生活偶感

2007/10/02 17:58

朋友送給我的小孩一本書 ---我的資優班


那是建中資優 班 老師三年導師生涯回顧,他提到這些全國頂尖的孩子如何作怪搞創意,


而建中開放的學風容許孩子框架外怪異的作法,看完後我很感動,


因為我在大學時期,非常反對制式的軍事訓練和要求,曾經在上萬人的朝會上,


公開不穿軍訓制服,當然當場被軍訓教官K非常厲害,


我只是透過不穿制服沉默抗議學校威權的轄制思想,但學校男同學多(工科),


他們看我被K的那麼慘,私下來安慰我,


我回了一句 我只是表達看法,其他管不著了』,


畢業後,碰到又要穿制服的公司,我的神經線又啟動了,整整一年半,


為了不穿制服與公司進行拉扯戰,公司要用我的才華又要我穿上像大陸毛裝的制服,


合約綁住我動彈不得,那時勞工運動方興未艾,第一次勞工代表選舉,聽說


我可能會當選,不知後來是否開票?


 正現在想起來,真像一場鬧劇,我極力擺脫合約離開這個環境,


進入到美商後,只擔心腦袋夠不夠用,再也不用煩惱腦袋以下的事


從當中我學到一個功課,-------盡量不要把自己放在錯誤的地方和錯誤的人,


而可貴的是  我將年輕歲月忠實的表達我的看法,


若在白色恐怖的時代,可能沒命了,這讓我珍惜目前台灣已到多元的時代,


不過女權和兒童的權利還有一段路要走…..


     我覺得資優教育有其必要性,   作家張曉風曾說:


人的一生不是缺乏朋友,而是缺乏旗鼓相當的對手,


聰明的人有相當跳躍的思考方式 ,耐不住漫無邊際和雜亂無章的言詞,


一點基本能力就夠他們向下延升或觸類旁通,


如果培養他們正確的人格和價值,資優教育可以讓他們在團體中互相學習,


畢竟獨特性使他們有孤獨的靈魂,若有同儕的互相激盪,培養合作,


那麼他們的長才就可以益人益己,


鼓勵大家看這本書從中開廣對人的認識,


讓自己的性格因為開放的視野,多一點輕鬆和自由,



我的畫風用開放和自由 的色調及筆觸將寫實題材鬆綁

使欣賞者感覺輕鬆自在


我的創作結合了內在嚴肅 ,但心靈追求自由的特質



 

一般叛逆性格比較容易欣賞抽像畫,因為沒有框框可以限制欣賞者的想像


天馬行空,任你飛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