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kerrydu/1379035832-573862309.jpg)
在四 五年級的年輕時代,作家三毛是很多女性的偶像,她的著作我看過好幾遍,
私下很嚮往她在異地的生活,她筆下呈現的風土人情充滿異域的想像,是鬱悶心情
的調劑,當時國人尚無能力觀光的年代,她的眼睛成為我們對世界窺探的窗口,
不過她自殺身亡後,開始有人探討她的作品,猜測其中不少出於作家的杜撰,
不論真相如何,她的作品滿足我在青春年少對浪漫生活的幻想
我有十幾年的時間,只要時間和經濟許可下,常想出國到處看看,好像一股精力
驅動我向外尋求新視野,不過這股衝動好像由另一股恐懼取代,因為旅行時,
每天都要適應不同的人事物,已使我視出門為畏途,所以更讓我欽佩那些在異國
打拼的台灣人,他們連根拔除,在新世界建造理想的生活,有的更犧牲自己,
完全為第二代在新世界脫穎而出而打拼不已、
年輕時不知人間事,還羨慕三毛的生活浪漫,
盡不知她可能將異國生活的孤單寂寞,杜撰成筆下的傳奇故事
台語 」未博假博」 很能傳神的表達我現在的心境,當經歷越多,就越心虛,
知道人實在有限,以前喜歡給人出餿主意,現在學乖了,
知道每個人穿的鞋都不一樣,只有穿上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
各人負責自己的命運最重要
尤其當父母的,常常想干預小孩的事情,總想為小孩鋪條平順的人生道路,
苦了自己,但成全了孩子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