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跟幾位年輕朋友開玩笑,拿了幾十張油畫照片,叫她們選出最喜歡的
一,兩張,然後透過所選的作品,猜測她們的內在性格,可能八九不離十,逗的她們
哈哈大笑,很快樂的為我設計了一頭美美的髮型,雖然只是逗她們開心,
但透過人喜歡的油畫作品,可以部分看出其性格,所以我們有機會逛畫展時,
不要迷信名家的作品,因為他們的作品,
不一定會引起你的共鳴,反而要真誠的尋求帶出你內在的作品,
因為引起共鳴的作品,才能讓你察覺自己的心靈世界
我曾經在奇美博物館看到一幅畫後(詳註解),激動到淚下不止,幾乎泣不成
聲,因十年前養育兒女身心的疲憊,使我將自己禁錮在無聲的封閉而不自知,
那張畫是沙灘上一名婦女手上抱著幼兒,裙邊拉著女兒,眼光遙望著海上的另一
頭,只是驚鴻一瞥這張畫,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無助和疲憊傾巢而出
剎那間我才知道在我穩健的外表內,躲藏著如此軟弱的無力感,這段經驗
讓我檢視過去理工科的專業背景,使我離自己的感覺很遠,甚至麻木不仁,
也是這段經歷開始我的藝術之旅,
我用理工科訓練的精準作藝術史的研究,所以利用在奇美博物館當志工的機會,
將其中豐富的收藏循序漸進的研究,所以腦袋裡裝很多一般人不會涉獵的知識,
因為我有很強整合資訊能力,在奇美博物館多元的收藏裡,我會依年代類型交叉
觀察,在腦裡重新組合對人文歷史的認知,所以我很珍惜近十年在奇美的學習
因為我的眼界被打開,總算超脫屬於理工人的知識狹窄
歌林多前書 2章提到智慧、第15 節:「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卻沒有一人能看透了他。」
「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是指他藉著聖靈的幫助賜予的智慧作出判斷,
這其實就是我們一般所指的「屬靈的眼光」,我們體察出一些問題時,
能否瞭解背後的屬靈含意或挑戰,
而不是單單針對外顯行為,而作出治標不治本本的解決方法。
我在年輕時有很多迷惑,很希望自己是屬靈的人,可以參透世間萬象,
最後領悟年輕人被欺騙迷惑,可能出於涉世未深,加上人事不知的愚昧
而年長者被欺騙,就是內心弱點被掌握,只要是人、七情六慾就擺脫不了,
而弱點被迷惑了,人就被牽著走
所以只要是人,都不要停止成長,更不要將人生智慧定格在無法改變的框框
Be open-minded. 開放自己,接受新經驗
註解:
油畫作品: "靜待歸帆 Waiting for the Boats",Philippe Frederich Sadee(Dutch、1837~1904)
http://museum.tainan.com.tw/_chinese/01_collection/result_detail.aspx?ID=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