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創作這幅20號的稻草堆 ,為了紀念印象派的實驗精神,


莫內為了補捉光影對作品的影響,曾經在不同時刻,不同的季節對一堆稻草堆作了一系列


的寫生,當時的創意成為今天價值不菲的曠世作品,雖然印象派大師目前的作品價值極高,


即使有錢也買不到,但看過原作後,也能明瞭為何1865年巴黎藝術界對他們極低的評價,


因為當時法國沙龍入選之作大都是學院派,講求嚴謹的構圖,色彩,高超的技法(目前奇美博物館


收藏一些當時學院派作品),而印象派為強調光影對畫的影響,將很多筆觸及技巧鬆綁,呈現


迷濛的視覺,所以外界稱呼其"印象派"便是對他們作品不精確的嘲諷,不過當時的"放牛班"


連展場都找不到,今日他們的作品卻成為跨時代的先鋒,較貼近現代人的情感


我有七,八年的時間在奇美博物館當志工,也花不少時間研讀西方藝術史,當我初接觸


學院派作品時,為作品構圖,筆觸,用色之純熟讚嘆不已,那是油畫技巧的極致,而後至國外博物館


也看了更多派別作品,有一段期間我不想再看這種由神奇工匠堆砌的極品,連書上的複製印刷畫


我都不想看、我總算體會印象派對當時藝術界的啟發,那種對舊規格的打破,帶來新視野和活力,


從此藝術界走向百花齊放,藝術家勇於執行各式各樣的藝術嘗試,而現代藝術影響力也漸從


巴黎移至紐約 ,我想幾位印象派大師生前不知他們搞怪的演出,他們的熱情預知未來世界


的新秩序,輕鬆又脫軌,屬於舊時代的權威漸失去影響力,人們不想活在無形的約束力裡,


就像我不想再看學院派作品散發出對精確的要求,


我渴望作品能更多表達個人情感經驗及思想創意,印象派在一百多年前就預知了我的需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